近些天來,廣東多有降雨,天氣潮濕寒冷。熬過周末,從周一開始,廣東人想要的回暖和不想要的回南,就一并來了
濕氣過盛是春季致病的因素之一。在人體正氣不足、抵抗力下降時,濕邪侵犯人體,可引來一系列不適——感到渾身不對勁,或出現(xiàn)脘腹脹悶、不思飲食、腹痛溏泄、頭重身重等癥狀。故祛濕健脾是春季保健的一大要務(wù)。
1、易疲倦,全身沉重乏力,犯困,睡不醒,流口水,畏寒。 2、舌苔白厚膩,或黃厚,或黃白相間,邊有齒痕。 3、口氣重、口水黏膩、口甜、口淡。 4、胃口欠佳,食多易腹脹。 5、大便偏稀,粘膩掛廁,不成型;或剛解完大便卻仍有排便感。 6、面部皮膚及頭發(fā)油膩。 下面推薦六道祛濕藥膳,供您選擇~ 食材 蓮子(帶心)10克、扁豆10克、豬瘦肉150-200克、陳皮1.5克。 食材功效 健脾祛濕、清心火,適用于出現(xiàn)食欲不振、煩躁易怒、大便不暢、舌苔白厚的兒童飲用。 烹飪方法 將所需食材放入鍋中,加適量清水及食鹽熬煮一小時左右即可,即可飲用。 陳皮薏仁鴨湯 食材 水鴨肉250克、陳皮6克、炒薏仁30克、蓮子肉30克、淮山12克、生姜10克。 食材功效 補脾健胃、祛濕止瀉。此湯對濕氣重、大便稀爛、脾虛者尤為合適。 烹飪方法 鴨肉切塊,薏仁、蓮子冷水浸泡2小時,所有材料入鍋,武火煮沸后,用文火煲2小時,加料出鍋。 白術(shù)陳皮豬肚湯 食材 鮮豬肚半個至1個,陳皮10克,白術(shù)10克,砂仁6克,生姜5片。 食材功效 此湯能健脾開胃,促進食欲,對于腹脹、納食不香、消化不良者尤宜。 烹飪方法 將所需食材放入鍋中,加適量清水及食鹽熬煮一小時左右即可,即可飲用。 食材 豬肚(或豬小腸或豬排肉)250g,鮮淮山80克(或干淮山藥30g),蓮子30g,芡實20g,茯苓20g。 食材功效 健脾祛濕,滋陰降燥。適于脾虛濕困所出現(xiàn)的疲倦乏力、泄瀉、食少、便溏、白帶過多、消化不良、煩躁等人群飲用。 烹飪方法 1、把所有的備料洗凈; 2、豬肉剁小塊備用; 3、將所有備料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,大火煮開,小火煲1.5小時,入鹽和米酒少許即可。 食材 綠豆30克,鮮百合30克,薏苡仁50克,粳米100克,冰糖80克,陳皮、姜絲若干。 食材功效 適合用于有寒濕的人來喝。但糖尿病病人,體質(zhì)虛寒腹瀉者慎服。 烹飪方法 薏苡仁、綠豆、粳米漂洗,浸泡20分鐘;百合洗凈切好;在開水鍋中放入綠豆和薏苡仁,燒開數(shù)分鐘后改用小火煮至開花;加入粳米、百合、陳皮、姜絲,煮成粥后放入冰糖。 食材 木棉花30克、槐花30克、菊花、羅漢果、陳皮或砂仁12克。 食材功效 此款茶飲特別適合痰濕較重,身體困重無力,咽痛痰多的人,但不適宜偏寒的體質(zhì),胃口不振者。 烹飪方法 木棉花、槐花、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,加清水600毫升大火煲開,再轉(zhuǎn)小火煲一小時即可。